靈氣與天醫的區別解析
- wisdomberghk
- 5月3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靈氣(Reiki)和天醫是兩種不同的能量療癒體系,雖然都涉及能量的傳遞與平衡,但它們在起源、理論基礎、操作方式和文化背景上有明顯差異。以下是主要區別:
1. 起源與文化背景
靈氣(Reiki)
起源於日本,由臼井甕男(Mikao Usui)在1922年創立,屬於現代能量療癒系統。
名稱「靈氣」由日文「靈(Rei,宇宙或生命能量)」與「氣(Ki,能量)」組成,意為「宇宙生命能量」。
受日本禪修、氣功等影響,但經過系統化整理,成為獨立的療癒方法。
天醫
根源於中國道教文化,屬於道家修煉體系的一部分,與「符咒」「丹道」「祝由術」等密切相關。
「天醫」一詞源自道教經典,指代通過天人感應、符籙或內修能量治療疾病的方法,常與神靈、法脈傳承連結。
歷史更悠久,可追溯至古代道教方術。
2. 能量來源與理論
靈氣
強調「宇宙生命能量」的傳遞,透過點化(Attunement)開啟能量通道,療癒者成為能量的管道。
能量運作較為溫和,注重人體七輪或經絡平衡。
現代靈氣常結合西方心理學或新時代New Age 思想。
天醫
能量來源與天道、神明或自身修煉的「先天一炁」有關,強調「天人合一」。
可涉及符咒、罡步、觀想等道教儀軌,或依靠師門法脈傳承的能量。
部分流派認為需修煉內丹或持戒,才能調動高階能量。
3. 操作方式
靈氣
透過手觸或遠距離傳遞能量,有固定手位(如頭部、胸腹等)。
使用符號(如力量符號、情緒符號等)加強療效。
無需複雜儀式,適合個人自學或日常使用。
天醫
方法多元,可能包括:
畫符:書寫符籙並焚化或佩戴。
咒語:誦念特定密咒(如《天醫咒》)。
觀想:調動體內炁或召請神明能量。
通常需師承授權,強調心性修為與道德條件。
4. 適用範圍
靈氣
多用於緩解壓力、情緒失衡、慢性病輔助療癒,傾向身心靈整體調和。
天醫
傳統上可能用於治療疑難雜症或「業障病」。
簡單總結
維度 | 靈氣(Reiki) | 天醫 |
起源 | 日本,近代創立 | 中國道教,古老傳承 |
能量 | 宇宙生命能量(Ki) | 先天一炁、神明加持 |
方法 | 手觸、符號、遠療 | 符咒、觀想、儀軌 |
傳承 | 點化分級,開放學習 | 師承秘傳,需修行 |
文化 | 無宗教性,國際化 | 道教信仰,本土色彩 |
如何選擇?
兩者本質都是透過能量調整促進健康,但路徑與哲學不同,可根據個人信念與需求選擇。
這些年持續的靈氣義診,以及在同時修六壬仙法(天醫)的過程,見證兩種體系服務的受眾不同,在日常簡單應用,以上手的前題,靈氣這些年的確發展很快,但簡單應用會很易忽略細節,以及使用者的心性未定的情況,效果可以天與地比。歷史久遠的傳承,也許學的門檻較高,但在勝任根治更深層和複雜的問題,是明顯不過的事實。
Comments